隨著環境災難的腳步越來越近,人們對於生態價值的意識也不斷成長。在企業的溝通和行銷中都明顯可見「生態友善」的趨勢,所有能想到的公司行號都免不了黏著像是「可持續性」這樣的流行語。就算是炒作,茁壯中的生態意識所引發的「簡潔」與「再利用」,真的是個值得關注的有趣發展。DIY很好,但DIWAMS- Do It With Already Made Stuff(用已有的東西來動手做)絕對更好。
新知消息 News
-
2015-09-03Tags: opendesign, 概念交流, 設計Topics: 部落格
-
2015-09-01
這個世上居住著各式各樣的人以及背景各異的社群,他們之間的地理間隔可能相距很遠,然而文化、習俗和價值觀的隔閡往往差異更大,正因為如此,遠在非洲的庶民生活對我們而言可能極為陌生,而你認之為理所當然的觀念,在地球另一端的人眼中或許被譏為可笑。
這樣的情況下,人們要如何搭起溝通的橋樑?或許影像會是一個強而有力的媒介。
Topics: 部落格 -
2015-08-24
設計和創新無所不在,資訊時代拜科技傳播的力量,資訊不僅跨越地域、文化和國界播散,知識和想像力也隨之活化並分享各地。荷蘭設計界這本採用創用CC開放授權的Open Design Now 是集體創作的書籍,關於在地、「草根性發明」(grassroots invention) ,它寫到:「對於資源耗竭和可再生能源開發的日益重視,科學界和社區將更注重草根發明、生存必需和即興、可負擔性創新 (affordable innovation) 的力量。」
Tags: opendesignTopics: 部落格 -
2015-08-20
大會logo與主題講者出爐!2015 CC全球年會正如火如荼的籌備中。最新logo已出爐,得獎的是Naresh Agrawal,這次徵集logo的競賽活動,收羅到近50個圖樣角逐。
另外,幾位已經敲定的講者,包含來自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常務董事Lila Tretikov;2006曾出過《The Wealth of Networks》這本書的的哈佛法學院教授Yochai Benkler;現為歐洲議會的成員、擔任2001年歐盟版權......Topics: 部落格 -
2015-08-07
「台灣創用CC計畫」(Creative Commons Taiwan) 一向關注政府出版品的公眾使用以及開放授權。或許因為這項計畫是在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執行,計畫人員常能接觸許多政府機關人員,就公眾授權議題剴切討論,合力推展創用CC授權條款在公部門的使用。今年初,教育部正式公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國語辭典簡編本》與《國語小字典》皆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台灣3.0」授權條款釋出(http://resources.publicense.moe.edu.tw/)。經過數年的討論、多次會議之後,終能達到此里程碑,眾多使用者、教育部以及本計畫人員同等感到開心,十分受到鼓舞。
Topics: CC專題 -
2015-08-06
自由文化運動在教育領域似乎是最名正言順的實踐場域,開放教育資源 (OER) 是目前國際間創用CC授權推動領域中,相當重要且活躍的項目。近幾年的三月,開放教育聯盟 (Open Education Consortium) 都會舉辦開放教育週 (Open Education Week) ,讓國際間推動者有機會交流。
Topics: 部落格 -
2015-08-05
2007 年 12 月,社會、環保運動的倡議家及行動者 Annie Leonard 製作並上傳了一段影片,在這部將近二十分鐘的《東西的故事》(The Story of Stuff)短片之中,她以本人解說搭配動畫展示的方式,生動地描述著人類從生產、使用到丟棄東西的過程,批判了當代消費主義......
Topics: 部落格 -
2015-07-30Make-Me.com目前還在發展階段,未來預備要經營成像是app商店一樣,有些免費、有些要收錢,有些由生手設計、有些由專家設計,雖然現在已經有許多件droog design提供的免費設計,然而藍圖下載的介面還未完善。與其他開放設計平台很不同的一點是......Tags: opendesignTopics: 部落格
-
2015-07-22
花樣精美的網頁底圖、文件背景不僅讓人賞心悅目,更增加許多質感。現在你可以進入Dragon Artz Designs,隨手幾個步驟就可以美化生活,並與藝術和設計同好交換花花世界的創意!它提供了一個平面設計師和數位藝術家分享的空間......
Tags: opendesign, 好點子Topics: 部落格 -
2015-07-03
隨著數位攝影器材的普及化及網路社群的盛行,愈來愈多人喜愛隨時將生活點滴以影像記錄下來並透過臉書、Flicker、Youtube等分享;甚且 於此等影像構成攝影著作時,拍攝者也樂於透過公眾授權條款釋出其攝影著作,使他人得依其釋出之公眾授權條款予以利用,無需個別取得拍攝者的同意。
然而,縱然拍攝者樂意促成攝影著作的流通,但是人物影像之流通使用除須顧慮到拍攝者立於著作權人地位之著作權規範外,尚涉及到其他如以下所簡述的法律議題,在分享之時,也需特別注意。
Topics: CC專題
Pages
